English

旅游“三忌”与“细嚼慢咽”

2001-03-02 来源:光明日报 尹卫国 我有话说

朋友小董千里迢迢游了一趟北京,问及感受,他笼而统之地答道:“很好玩。”细问,“天坛是皇帝作啥用的”,他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
我告诉他,天坛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祷丰年之处,始建于明永乐18年,初名天地坛。嘉靖13年因在京城北郊又建地坛,此处故改称天坛。天坛分北坛与南坛两大部分,南坛围墙为方形,北坛围墙为圆形,象征着“天圆地方”。听了我的一番解释,小董如同“拨开乌云见太阳”,从“一头雾水”中钻了出来,他回忆观光游玩时的所见所闻,加深了对天坛的认识和了解。类似小董这样走马观花似地游、“狼吞虎咽”般地玩的游人为数不少。

旅游如同吃饭要吃出味道,上了一盘红烧肉,风卷残云般地一扫而光,知其肉不知其味,那何苦呢?旅游与品菜一个道理,也要“细嚼慢咽”。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,可以说每一件古文物都生动、具体地体现了古代精美绝伦的文化艺术,都有一段美妙动人的故事传说,了解了它的渊源等于读懂了一段历史,认真听,细细看,仔细琢磨,每玩一处都有一些收获,这样的旅游才有意义。

由于受时间限制,当然不可能对每一个景点都细细品味,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玩得有滋有味?我的体会是需要做到“三忌”:

一忌贪多求全。做到一般景观泛泛地看,“浓缩”地看,重点目标花时间细看、多看。1984年,我第一次到北京,真想痛痛快快地玩一玩,可只有3天的逗留时间,而北京名胜古迹甚多,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巧作安排?我选择了“普遍撒网,突出重点”的策略,先用1天时间走马观花地看了看颐和园、中山公园、景山公园、北海,另用2天细细游了天安门、故宫和雍和宫。故宫实在太大,不可能每处必看,我重点选择“三大殿”即太和殿、中和殿和保和殿,看得非常认真,每一根龙柱、每一个铜龟、铜鹤等都细细观赏,从中收益很大。而位于北京安定门东北的雍和宫一般不为游人所重视,我却选择雍和宫为重点游览目标,主要是因为我想了解佛教文化,另外听说西藏的达赖喇嘛进京朝拜皇帝就居住在雍和宫,宫内有一座非常壮观的高26米的用檀香木制作的弥勒佛像,对我十分有吸引力。我兴致勃勃地游了半天雍和宫,了解和掌握了许多佛教知识。

二忌心不在焉。要认真听解说,必要时作些笔记。1990年,我随团队第二次游北京故宫,导游领着我们走到紫禁城的角楼下,问道,“这四个角楼有什么特色”?我们一班游客都是如坠浓雾,不知所云。导游小姐解说道:“紫禁城角楼的建筑形成,在我国现存的古代楼式建筑中极为罕见。这四个角楼建造于明永乐年间,造型奇特,式样精美,结构复杂,整个楼顶共有出角28处,窝角16处,檐角参差,高低错落,远远望去,层层叠叠,金碧辉煌……”我边听边看边记,导游的解说给我的印象极深,没想到故宫的角楼有这么大的学问,使我加深了对故宫厚重的历史文化的认识。多年来,我养成了一个习惯,外出旅游随身携带笔和小本本,凡是民间传说、神话故事、戏言演义、景点介绍等,做到多多益善,尽量多作记录,游玩后及时写游记游感,坚持数年颇感收益丰盈。

三忌一无所知。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,对所游景点的历史文化情况要略知一二。比如,游北京故宫,就应该了解南京明孝陵与故宫的渊源关系,掌握朱元璋的儿子为争夺皇位发生战争而导致明都北迁的历史,这就需要读一点明史。游圆明园遗址,就需要读一点中华民族饱受侵略、凌辱的中国近代史。

“细嚼慢咽”的旅游是知识的积累,能增加旅游的兴趣,赏心悦目,乐趣无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